• 注册
  • 查看作者
  • 文山壮族

    壮族原称僮族,主要分布在桂、粤、滇、黔、湘等地。先秦时期史籍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百越部族中的“西瓯”“骆越”等,是壮族最直接的先民。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也是文山州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文山州的自治民族之一。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文山州的壮族人口为98.76万人,占总人口的28.19%。主要分布在广南、富宁、砚山、丘北、文山等县市,其它县(市)也有壮族居住,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据史籍记载,文山壮族很早就居住在此地,他们和广西壮族同源,许多地方志记载文山壮族是侬智高的后裔。

    文山壮族主要分为侬、土、沙三大支系,此外还有布秧、布敏、拉基等支系。其中侬支系自称布侬,他称侬人,内部有道侬、仰侬、锦侬、督侬、厅侬等分支。土支系自称布岱或者布傣,他称土僚,内部分搭头土僚、平头土僚、尖头土僚、花土僚、红土僚、白土僚等分支。沙支系有布越、布依、布瑞、布俚、布雄等自称,他称沙人,内部有黑沙(丘北县)、白沙(广南、富宁县)等分支。

    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为北部和南部方言两类。文山壮语分属北部、南部两个方言,分四个土语,即北部方言的桂边土语、丘北土语,南部方言的砚广土语、文麻土语。人们俗称的侬支系和土支系主要是指讲砚广土语的壮族,沙支系主要是指讲桂边土语和丘北土语的壮族。

    壮族历史上曾有过自己的文字,是全国23个有古文字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广南、富宁、文山、西畴等县的壮族民间古籍中,以汉字、壮字混用的形式,记载壮族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经济,政治与文化,许多古壮字至今仍珍藏在民间。1955年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到壮族地区进行语言文字调查研究,制定了以广西武鸣壮话为标准的拉丁字母“壮文方案”,1957年11月29日经国务院第63次会议通过,批准正式推行。

    壮族村寨多依山傍水,几十户、几百户聚族而居,以“无水不足、无山不稳、无树不安、无田不居、宁居山坡、不占良田”为选址准则。因此,壮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薯类等;经济作物有烤烟、辣椒、三七、油菜等;经济林木有油茶、八角等。这为壮族人民发展多种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文山壮族

    壮族有很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节日,一年中的每个月都有节日,分别是春节、二月节、三月三花街节、四月娅拜节、牛王节、五月端阳节、六月节、七月节(又叫祭祖节或中元节)、七月斗牛节、八月中秋节、尝新节、十月十、十月初一牛戴花、冬至节、跑马节、开年节,还有皇姑节等。最具特色的节日是三月三花街节。

    文山壮族

    对歌是壮族青年的共同爱好,在歌圩上,青年男女用歌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青年男女穿上节日的盛装,姑娘们各自带着精心制作的五色花饭和亲手绣制的布鞋、手帕等礼品,落落大方地赶到歌圩与小伙子相会。壮家小伙子也穿上格外讲究的衣服,三三两两在歌圩中走走串串,从中选择自己的对歌手。对歌的形式必须是有问有答,讲究问得好,答得妙,歌声此起彼伏,声调清爽悠扬,顺着山在空中回荡,慢慢地飘向远方。

    文山壮族

    壮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作了大量内容丰富的民间传说故事、诗歌、谚语、民歌等民间文学。创世史诗《布洛朵》、《古歌》、《开天辟地》、《谷种的来历》、《三七姑娘传说》、《兄妹造人烟》等,反映古代壮族先民对自然现象的相互认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有以辛辣的语言讽刺统治者愚昧荒唐的故事《布荷》、《螺蛳姑娘》、《黑牙姑娘》等,有反映壮族人民反抗暴政、摆脱受压迫奴役的《侬智高》、《九兄弟》等,有保家卫国、抵御外来侵略的英雄人物故事《李应珍的传说》等等。《百鸟衣》、《七妹与蛇郎》在文山壮族地区也广泛流传。

    壮族人民能歌善舞,主要有铜鼓舞、手巾舞、草人舞、纸马舞等,在许多壮族地区流行洞经音乐。最具有壮族特色的壮剧,因其环境、方言土语、表演风格等差异,分为富宁土戏、广南土戏、文山乐西土戏,经历代民间艺人的精心培育、完善,各自形成一套具有乡土特色的音乐唱腔和表演风格。“壮族铜鼓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富宁县“坡芽情歌”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文山壮族

    壮族的传统工艺主要有壮锦、银饰、雕刻等。马关县阿峨新寨版画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州、县农民美术作品展,2000年该村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随着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阿峨壮族农民版画逐步走向市场,成为壮族人民致富新门道。

  • 0
  • 0
  • 0
  • 193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到底部
  • 任务
  • 发布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