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查看作者
  • 壮族纸马舞

    壮族纸马舞

    壮族丧葬祭祀舞蹈

    壮族纸马舞历史悠久,原为丧葬祭祀舞蹈,伴有鬼脸、狮子、大刀、小刀、手巾、拂尘表演,舞者一般为8人。如今,纸马舞发展为群众性娱乐舞蹈,舞者少则20~30人,多则上百人,不论婚丧嫁娶、喜庆节日或迎宾接客都可跳。开化镇的壮族村寨几乎都有纸马舞队,全镇有纸马舞队20余支,队员300多人。

    壮族纸马舞传说

    传说宋朝年间,居住在山清水秀的壮乡人民经常遭到敌兵骚扰。有一天,一伙敌兵把山上放牛的小孩和牛群抢走,寨子里的男人闻讯后,便组织起来,拿着马枪去追赶。众多的敌兵则趁寨里男人外出便攻打寨子,情况十分危急。这时,有一个名叫杨三姐的壮族妇女率领全寨妇女,身背大刀,女扮男装,关住寨门,她叫大家扎做红纸马,把马铃挂上不断地摇,顿时铃声四起,并向寨外高喊,敌兵听到寨子里的高喊声和马铃声,以为埋伏有重兵,转头就往回跑,没跑多远,又遇到追牛返回的牡年男子队伍,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把敌兵杀得狼狈不堪、落荒而逃。从此以后,敌兵再也不敢来犯。杨三姐智谋击退敌兵,世代传为佳话。壮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和英雄杨三姐,就把跳纸马作为驱鬼降魔,保佑全寨平安的活动。久而久之,演变成为今天壮族民间活动的跳纸马。无论谁家死了老人办丧送葬要跳纸马。

    壮族纸马舞道具

    跳纸马的道具别具一格,所用道具纸马是用竹蔑扎成马的形状,腰间留空心,然后用棉纸裱,画上五官成为一匹五颜六色的马。伴奏乐器主要有马铃铛、锣、鼓、镲等。解放前文山县开化镇牛头寨的纸马制作很粗糙,当时一些村民尝试着扎纸马,他们用稻草来扎,但效果不好。解放后,人们试图用钢筋来扎,但由于钢筋太重也失败了。十年前,开化镇旧平坝有人试着用竹条扎,但扎出的纸马不漂亮。当时,王忠美夫妇开始尝试用竹条扎。这一扎,就扎出了名气。由于他们不断探索和改进扎纸马技术,所扎纸马越来越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
    王忠美决心让这套过人的扎纸马技术世世代代传下去,她把这套技术传给了孙子王潘,她说:这是我们壮族人的文化遗产,不能让它消失了。”由于王忠美扎的纸马好看,前来订购纸马的人多了起来。本地的单位来订,外地人也闻讯前来参观、购买。

    壮族纸马舞舞者

    舞者多为50岁左右的妇女,一般为8人,其中,舞纸马者两人,舞大刀者两人,舞小刀、舞鬼面具、舞手巾、舞狮子者各一人。过去,只允许上了年纪的妇女和男子跳纸马舞,如今,纸马舞已发展成群体性、娱乐性的集体女子群舞,不论婚丧嫁娶、喜庆节日、迎接宾客或自娱自乐,都可以跳。舞蹈规模也由几人的舞队发展到几百人规模,纸马已变成彩色布马,更讲究装饰性和美感,深受壮族妇女的喜爱。

    壮族纸马舞舞蹈形式

    纸马有头有眼有耳有嘴有身有尾却无脚。舞前,舞者从纸马的腹部空心处钻入,把纸马套在腰间,双手提着纸马的腰作舞。舞时,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为基本动作。每当左脚起跳时,右脚向左前方侧跨步,右脚起跳时,左脚向右前方侧跨步。跳到第三拍子时,跨步的掌还要在地上点两下。在绕场跳动时,戴鬼面具的舞者应与前后的舞者互相照应,起跳的左右脚和步伐都必须一致。舞蹈中,马对马,狮子对手巾,鬼面对小刀、大刀对大刀,作互相拼斗动作。舞纸马者,还要依从步法、节奏、有节拍地左右摇动马头,让两“马”作互相咬、踢、厮斗。舞场上马铃叮当响,灰尘四处扬,真如在战场上打斗一样。
    随着马铃、鼓、锣、碓声齐鸣,舞者不断抖动马头,又踢、又跳、又转;好似马抬头、摆尾、提脚,时而如扬蹄长啸,时而似奋蹄奔驰;抬狮子者则前滚后翻,左摇右跳,跃跃而上,持刀者前刺后杀、右劈左砍。场面惊人,其舞姿古朴粗矿,引人入胜。
    马关县的壮族跳纸马舞,一般由二人或者一人来跳。舞者双手提着套在身上的纸马,围着死者的棺材舞蹈。其动作以抖、踢、跳、转为主,摹仿着马抬头、摇尾、踢脚等姿态绕圆圈。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县开化镇壮族纸马舞由妇女跳,服饰为壮族妇女传统生活装。纸马舞世代相传,每一代都有表演技巧较高的群众公认的代表性人物。现今公认的师傅是牛头寨的高绍英、何永琼等,后者因年事已高不再表演。开化镇壮族纸马舞多次参加州、县、乡镇的文艺表演,多家媒体屡次进行宣传报道。舞蹈收编于《云南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壮族纸马舞表现主题

    纸马舞蹈主要表现驱鬼安魂,动作热烈奔放、仿生性强,以模仿马的奔跑、跳跃、踢蹄、斗嘴、相咬、嘶鸣为主,而笑脸和尚则用各种方法戏弄狮子,两个小鬼来回穿插于舞队之中捣乱逗趣,众武士执兵器跟踪追杀,一直舞到小鬼被赶跑、狮子累趴下、纸马被套住,方告结束。

    纸马舞是壮族祖先崇拜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壮族先民的丧葬祭祀习俗和传统舞蹈形式。其表现形式和发展过程反映了壮族社会生活的历史变迁,对研究壮族历史、文化、艺术发展均具有较高价值。现今的纸马舞已经集体育、娱乐、休闲、教育和宗教祭祀于一体,它张扬民族传统却又有着与时俱进的变化,能让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它通灵自然激昂奋进而又含蓄婀娜;它解读历史的厚重凝达而又宽广宏富;热烈明朗而又舒缓纡徐;集艺术美感与自然灵感于一身。云南民间蕴藏着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纸马舞已经通过非遗的申报,它反映了云南壮文化的历史,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的原生态的体育文化和生活、习俗、礼仪等。纸马舞正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从村社走向舞台,从舞台走向更广阔的文化交流平台,在学习与创新,继承和发扬当中获得凝练、提高、升华 。

    壮族纸马舞现状

    纸马舞原有的丧葬祭祀性已经演变为群体娱乐性,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有的舞蹈形态面临传承危机,亟需进行有效保护。文山县开化镇许多壮族村寨都建立了自己的纸马舞队,各舞队有自己的队长或纸马舞师傅。2006年,在云南省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市申报的开化镇纸马舞及开化镇纸马舞之乡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壮族“纸马舞”已经通过省文化厅评审报国家文化部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 0
  • 0
  • 0
  • 146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到底部
  • 任务
  • 发布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